居家隔离、凌晨抢菜的那些日子,很多人在朋友圈立下誓言,等到解封,一定要去大吃大喝,疯狂买买买,把疫情期间亏欠自己的全给补回来。
但等到真的解封了,有的人却发生了180度转弯,从“报复性消费”变成了“习惯性省钱”,甚至有些抠抠搜搜。
这样的现象,在中产阶层最为明显。一位曾经年薪70万元的医疗器械销售,现在连买听装可乐都觉得奢侈,会趁着满减活动买2升的桶装可乐。一位媒体主编,从日常去盒马买东西换成了去盒马奥莱,在清晨跟一群大爷大妈抢菜,欣喜地发现自从去了盒马奥莱,“牛奶一点儿都不贵了”。
那些豆瓣抠组里的抠男抠女们,变得比以前更抠了,并发现了“省钱新妙招”。比如,用中行的App每月充一次30块钱的话费,可以随机立减五六块钱;京东不开会员,平台会送几十元的优惠券。一个帖子里,有人发问,几块钱的乌龙茶怎么消费降级?得到的回复是,几块钱可以买100个茶叶包,够喝一整个夏天。
就连以富贵生活为流量密码的小红书,也出现了一群“酷抠族”。一位时常分享“0.99元实现鲜花自由”的博主,最得意的战绩,是0元逛街带回来12个大牌的n包护肤品小样。
从“报复性消费”转变成“习惯性省钱”,一方面是因为安全感的缺失,另一方面,隔离的生活也让人们不得不停下来进入另一种生活,因此带来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影响。一位互联网公司员工说,疫情让她不得不梳理和反思过去的日子,尝试修剪不必要的人际交往和情绪消耗,以及由此带来的花销。
我们和几位在疫情之后变得“抠抠搜搜”的中产人士聊了聊。从他们的讲述中,可以看到,突变的生活,如何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。
“花高价买物资,我会有严重的负罪感”
莫沉,95后,医疗器械销售
疫情之前,我在北方的一个小城市做医疗器械销售,收入很稳定,每年大概可以挣到70万元,在我们当地算很高的,所以我的花销也很高。
我喜欢买盲盒、买鞋。当时真的觉得赚钱很简单,我疯狂到在家里单独隔出一个衣帽间放鞋。鞋子价高不是问题,我可以想1000个理由说服自己买。
我还喜欢买车、买房。我们当地人都有种观念,觉得一定要买房子“囤”着,才算把钱花对用处。几年前,我在河北、海南和云南都买了房子,现在名下总共有4套房子。要不是疫情,我还打算去泰国置业,满足一下我对海岛的向往。
去年下半年的时候,疫情稍稍好转,我一咬牙,把自己住的房子换了,130平米的顶楼平层卖了190万,又追加了一部分杠杆,换成了400平米、两层楼的独栋,30万房贷变成了50万。
原本,疫情之后我就很难去外地工作,主要的销售地点又是医院,进去很费劲。去年刚好一点,今年疫情又来了,还更严重,我的工作彻底停摆。开不了单,也赚不到钱。对过去的我来说,50万房贷不算多,但放在现在,没有收入之后,压力你可以想象一下——其实,我的存款是能一口气还完50万房贷的,但这样我就没有多少积蓄了,这太可怕了,万一出了什么意外,没有现金储备是不行的,我只能消费降级,坚持省钱。
我的省钱是全方面的,甚至有点极端。我对以前喜欢的盲盒和乐高敬而远之,手痒了就把以前拼好的乐高拆开,再拼装。买听装可乐我都觉得奢侈,改买2升一桶的,而且会盯着平台的满减活动买。
我以前不会做饭,基本都下馆子或者点外卖,现在即使回家已经很晚很累了,也坚持自己做。我学会了货比三家,清楚地了解哪个平台买菜便宜,哪个平台买肉划算,可以分开下单。我还有很多废物利用小妙招,比如吃完西瓜,按照一个日本博主的方法,把西瓜皮腌制之后炒了吃,还挺好吃的。
我觉得既然有省钱的目标,就一定要坚持。今年3月中旬,我家这边突然封控了,我没有囤货,家里什么物资都没有。回家的路上,很多摊贩在高价卖泡面和菜,我没有买。后来大家在小区群里团购物资,价格也很高,我也没有买。我翻出家里仅存的一袋面粉,一次性做了20张饼,每天靠吃饼撑着。
我朋友吓坏了,都劝我说,就买点菜和肉吃吧,可千万别饿死在家里。饼吃久了,嘴巴里没味道,吃东西味同嚼蜡,但我就是觉得,如果放弃了省钱,花高价去买物资,我会有更严重的负罪感,那比食物的乏味更痛苦。
我还下载了今日头条极速版、快手极速版那些软件,刷一天能赚五毛,攒到两块、三块就提出来放到账户里。钱少也是钱,在没有收入的时候,这种能赚钱的感觉真的给我带来了安慰。
之前我受家里的观念影响,觉得房子租出去会有一定的损伤,不会动这种念头,现在,一切都以赚钱为先,我把外地空闲的房子都租出去了。
我也开始理财,手里的积蓄都买了理财产品,要求自己用30元一天的利息覆盖一整天吃饭、买日用品的花销,花销超出30元,我也会有负罪感,所以有时候甚至能省下来一些,用来付油费、水电费。
最开始省钱的时候,我挺难过的。相比于我的同事和朋友们,我原本的消费水平比较低,省钱之后,区别更大了。看着别人生活还是很惬意,想买什么买什么,我却处处计较打算,会想,我自己为什么要过成这样?
但坚持久了,也会找一些理由来说服自己,比如现在的坚持是为了未来的保障。我知道在这种不确定的生活里,有自己的储蓄和不乱花钱有多重要。我慢慢地也获得了一些满足感,比如花1元钱就买到了一把白菜的时候,会向同样在省钱的朋友炫耀。
“本以为解封后会是报复性消费,没想到是习惯性省钱”
妍妍,95后,互联网从业者
两年前,我大学毕业,一直在互联网公司工作,收入还算可以,没有房贷车贷,压力不大。疫情之前,我每个月消费都在一万五以上,其中房租五千多,上下班打车两千多,每顿都点外卖或者出去吃,每个月六千以上,买衣服、轻奢的包包,平均每个月也上千。除了这些,剩下的钱都花在了“提升生活品质”上面。
比如我喜欢买很精致的手办、盲盒,以及各类小家具。我每周都会买花,也经常买香薰蜡烛,我房间里有个抽屉,一打开全是香薰,基本每个都要几百块。
我分析过,我这种消费习惯源于工作的压力。互联网公司你知道的,加班熬夜是常态,我每天都是全天候待机状态,老板随时可能传唤我去完成一个工作,所以吃饭的时候都得盯着手机看,不敢错过任何一条消息。
这种情况下,我很难静下心来,没有耐心走路,哪怕是几百米的路都要打车。我也没有什么时间自己做饭,觉得时间太宝贵了,得用来工作。我很焦虑,但又被焦虑耗费了很长时间,每天一下了班,就想赶紧坐车回家,下车就上楼,进入家门,逃回床上。
在这种生活里,买东西是一种最迅速的、不耗费什么时间就能让自己开心的方法,只要输入一个付款密码,我就得到了很及时的安慰,它在某种程度上抚平了我的压力。有时候加班很晚回到家,点上香薰,把花摆在房间里,再给自己倒一杯酒,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我喜欢的味道,这让我一下子感觉到生活方式博主说的“精致的生活”。
原标题:【疫情后他们从中产变贫产】 内容摘要:居家隔离、凌晨抢菜的那些日子,很多人在朋友圈立下誓言,等到解封,一定要去大吃大喝,疯狂买买买,把疫情期间亏欠自己的全给补回来。 但等到真的解封了,有的人却发生了180度转弯 ... 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doukela.com/toutiao/101915.html; 免责声明: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 |